水产药品_早春“两虫一菌”操作流程
2016/5/28
水产药品_早春“两虫一菌”操作流程
清明前后,水温回暖,正是草鱼摄食转旺、快速生长的时机,同时也为虫类繁殖、细菌滋生创造了良好条件。此时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、寄生虫孢子、孢囊处于发育早期,对药物最敏感,此时用药可保证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。了解“两虫一菌”背后发病规律,选对杀虫用药的种类和时机,以及池塘配套管理要点,将大大提升“两虫一菌”的处理效果。
一、第一次杀虫的时机
要想杀虫效果好,“两虫一菌”的第一次杀虫时机很重要,过早杀虫达不到效果,过晚杀虫则鱼的寄生虫发病率高。大量检测结果表明,当水温升高到15℃时,就可以检测到少量寄生虫,当水温升高到18℃以上时,寄生虫数量显著增加。因此,杀虫应以水温为参考标准。当水温达到18-20℃,保持连续三天晴天时,可进行第一次杀虫。
其他日常经验:当观察到池塘鱼吃食炸群、岸边狂游、水面异常跳动,白鲢翘尾等现象时,需要开始杀虫。
二、药物的选择与“两虫一菌”操作:(有镜检条件可根据镜检情况调整杀虫顺序)
1、第一次杀虫(预杀):4月份使用“指环王”针对指环虫进行专杀;
2、第二次杀虫(预杀):5月份使用“车轮净”针对车轮虫进行专杀;
3、全塘杀菌:在每次杀虫后的第二天,全池泼洒“旺碘”进行消毒杀菌,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;
4、“两虫一菌”的补杀。
补杀:第一轮两虫一菌后,遇到连续阴雨天,天气转晴时还需要再补杀一次虫;
原因:早春天气多变,温差大,水层上下对流,池底的虫卵会进入上层孵化,另外鱼受到天气、药物等多种应激,体质差,更容易被侵染,会造成虫病再度发生。
三、池塘水质的预、后处理
1、清瘦水:杀虫前先肥水,使透明度在30-40厘米;
影响:瘦水杀虫对鱼刺激损伤大,且杀虫过后水、质难肥;
方案措施:杀虫之前使用“肥水旺”+少量磷肥;
2、浑浊水:先区分引起浑浊的原因,有针对的净水之后再杀虫:
影响:浑浊水会吸附药剂影响效力,造成杀虫杀菌不彻底,后期易反复;
方案措施:鱼多闹食,适当增加投喂量,减少鱼的搅动,水质清爽后再杀虫;
有机质多引发的浑浊,先使用“速效底改”或“解毒灵”等净水,再进行杀虫;
绿浊水、假肥水,先使用“速效底改”,再补菌补肥补藻种,再杀虫;
3、杀虫杀菌后,不论什么水质条件,都要先净水,再肥水。
原因:杀虫杀菌药杀死藻类,导致水体悬浮有机质多,残留虫卵孵化的幼虫容易依附在有机质上;另外杀虫后水质指标不稳定,加上药物强烈刺激,鱼体质下降,更容易受到感染发病。
方案措施:杀虫杀菌后第二天下午,“速效底改”或“解毒灵”净水;第三天上午,“肥水旺+活水素”肥水。
四、增氧机的配合使用
1、杀虫前,连续2个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,搅动水体,将底层虫卵搅到中上层,促进虫卵孵化;
2、下杀虫药后,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,促进药物混合均匀,防止鱼体药物中毒;
3、下杀虫药后,观察两小时,如鱼有浮头不安等异常,及时开增氧机、注新水等。